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0年8月28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雒建斌院士的科研项目《摩擦中微粒作用机制及超滑机理》荣获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

雒建斌,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办的学术期刊Friction主编,兼任国际摩擦学理事会执委;曾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全球工学院长委员会(GEDC)执委,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摩擦学技术委员会主席,两届973项目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等。雒建斌院士长期从事纳米摩擦学研究和纳米制造研究,在薄膜润滑、超滑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美国润滑工程师学会(STLE)国际奖等。作为第一作者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英文论著1部,翻译英文专著1本;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70余件。在国际会议上做会议报告(Plenary和Keynote)30余次。

获奖项目简介

雒建斌院士与合作者发明了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 提出了分子膜润滑的物理模型, 建立了薄膜润滑理论;实现了液体中纳米颗粒运动状态和速度分布的测量, 揭示了液体中纳米微粒的行为及其与固体表面间的作用机制;首次在蒸发水滴中直接观测到Marangoni流动, 解决了百年来水滴蒸发过程是否存在Marangoni流动的悬案, 提出新的Marangoni流动判据, 并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中, 大幅度降低了晶圆表面残留颗粒数量, 制备出超光滑表面晶圆(Ra 0.05 nm). 率领团队开展了广受重视的国际前沿方向——超滑研究, 发现了新的超滑体系, 揭示出液体超滑机理, 建立了基于摩擦诱导化学反应、流体动压效应、双电层效应和水合效应共同作用的超滑理论模型, 将液体和固体的摩擦系数均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 分别可达0.0003和0.00004. 超滑被认为是一项颠覆性技术, 在制造、医疗、航空、航天、水下航行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为解决人类高能耗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陈嘉庚科学奖简介

陈嘉庚科学奖是以对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励,用于奖励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科学家。陈嘉庚科学奖的前身是1988年设立的陈嘉庚奖。2003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并设立陈嘉庚科学奖。2010年,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又设立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截至目前,陈嘉庚科学奖共评出35项获奖成果(40位获奖科学家),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共评出26位青年科技人才。

  

 

上一篇: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莅临华海清科调研指导

下一篇:走进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战疫公共开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