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水电大型铸钢件因含碳量高、成分不均匀、局部残余应力较高、现场施工难度大等原因,在不便于现场实施预热与修复后热处理的工件下,极易产生冷脆裂纹,进一步危害构件安全,国内尚未有现场焊接修复大型水电铸钢构件的先例。

针对我国三峡集团某大型水电站亚洲最大的泄洪洞弧门支铰关键构件出现的裂纹,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形装备与技术研究团队,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溪洛渡电站的技术人员组成联合攻关团队,从多种焊接方法、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的匹配中,确定了采用低稀释率的冷金属过渡焊打底、填充纯镍焊丝隔离母材致脆元素渗入焊缝、镍基焊条手工电弧焊填充增加强塑性的工艺,经不同厚度、不同形状、不同焊接位姿等多批试件的焊接修复实施,各项性能超过铸件母材。后委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采用所提出的工艺对模拟支铰进行修复,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2024年5月9日-20日,三家单位骨干组成“党员突击队”,对实际支铰最具代表性的裂纹,展开现场修复。经检验,所修复的10个区域均无缺陷。此次修复是我国水电行业大型中碳调质铸钢件在无预热、无焊后热处理的条件下完成的首次现场修复,被相关专家称为“开创我国水电行业之先河”,相关研究可用于指导大量大型构件的修复,具有极为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我国第一条水电大型构件现场修复冷金属过渡焊焊缝外观见图1,联合突击队骨干合影见图2.

图1 我国水电大型铸钢件现场修复首条冷金属过渡焊焊缝


图2 联合突击队骨干成员合影

上一篇:Scopus数据库2023年度CiteScore发布,Friction稳居机械工程学科排名前4%

下一篇:实验室参加2024年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