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4月19日,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携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举办亲子科普活动,26组学会会员家庭参加了本次活动。

与会人员合影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摩擦学研究所所长马天宝教授主持活动。实验室副主任解国新教授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学会的交流平台,通过沉浸式科学体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陈超志教授对清华大学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他希望通过开展系列化科普项目,实现学会与大学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机械系摩擦学所所长马天宝教授主持活动

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解国新教授致欢迎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陈超志教授讲话

在专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张琳老师以《摩擦的起源与发展:从燧石之火到纳米科技——一部跨越3万年的能量控制史》为题,系统阐释了摩擦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清华大学副研究员赵德文老师通过《从沙子到芯片的神奇之旅》的主题演讲,生动解构了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技术体系,介绍了实验室在此方面的前沿科技进展。两场报告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与描绘,使深奥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深深吸引了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孩子。

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张琳老师做科普讲座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赵德文老师做科普讲座

在参观与实验演示环节,实验室精心打造了五大主题科学互动区,带领孩子们开启妙趣横生的探索之旅。在扫描电镜及表面形貌分析实验室,孩子们通过观察发丝毛鳞片、壁虎脚趾吸附及荷叶疏水结构,理解了生物进化中的界面科学知识。在表面分析测试实验室,实验老师借助原子力显微镜,展示了观测到的红细胞形变与癌细胞特征,并讲解了石墨结构及磁盘存储原理;摩擦磨损实验室演示的剪切稠化现象(非牛顿流体遇上高频振动,液态瞬间固化)引发阵阵惊叹;师生共同推演了"蚂蚁牵象"的力学奇迹—当界面摩擦系数无限趋近零值时的运动法则。教学平台逐层拆解智能手机屏幕的显像魔法,让触控背后的光电转换原理变得清晰可见。前沿课题实验室揭秘了战机隐身技术的奥秘,完整呈现军用隐身技术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智慧。

本次科普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实验室观摩和互动演示等形式,生动展现了我国在摩擦学、精密制造、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活动不仅为青少年点燃了科学探索的火种,更构建了常态化、系统化的科普教育平台。展望未来,实验室将持续深化科技成果向优质科普资源的转化,着力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供支撑和服务。

17EE9 188C2
18CD8 46D3E
1D78C 1D88A

实验室观摩







下一篇:清华大学机械系科技成果“移动式混联加工机器人”在中关村论坛发布